益阳本地指南针

搜索
隐形师者
发表于: 2013-11-29 08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正序浏览
#

      “爸爸去哪儿啦?”。
      不计其数的中国孩子,会向自己的妈妈或祖辈提问。答案也形形色色:爸爸出差了;爸爸在外地打工,为养家挣钱;爸爸要加班或有应酬……,“爸爸”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忙活在另一个餐桌、另一个舞台,甚至另一个城市。
  孩子们睁大眼睛疑惑不解,久而久之,他们习惯了这个家庭的颓其一角,习惯了在妈妈以及祖辈的教养下长大。而“爸爸”这个神秘角色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经常成了醒目的缺席者。
  一档“爸爸去哪儿”电视节目的火爆,将习以为常的这个社会现象,一下子推向了公众的聚焦点。
 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,随着城镇化的加速,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,和父母特别是父亲常年分离,很多城市里的父亲也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,将教养孩子的责任几乎完全推给了母亲。开家长会时,到场的多是妈妈,连周末陪孩子辗转于课外班的,也多是妈妈。父亲们一方面确实很忙碌,另一方面也有传统的“男主外,女主内”的观念作祟,似乎对孩子投入过多精力,显得过于婆婆妈妈,是件很没面子的事儿。哪怕是在应酬中,为了陪孩子告假或早退,也似乎成了一个不太说得出口的理由。
  但是,父爱长时间、经常性的缺席,对中国孩子未来的负面影响,不可小视。在亲子交流中,父亲的教育往往更偏重于生存能力、抗挫能力与社会责任,偏重于对孩子坚毅、果敢、顽强的性格培养。在充满女性气息的成长环境中,孩子们离开爸爸的引领,很可能不容易养成独立、坚忍、责任意识和迎接挑战、战胜苦难的意志品质。这样长大的孩子们,岂能担当大任?
  中国的爸爸们,为了肩上的责任,你可以行色匆匆,但是,请别走得离家太远、离孩子太远,否则,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。
跳转到指定楼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主题 19 | 回复: 152

手机版|

GMT+8, 2024-11-1 09:05 , Processed in 0.154879 second(s), 33 queries . 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益阳本地指南针网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 ( 湘ICP备12010250号 )

QQ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