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清澈了几千年的小溪唱了几千年的歌,唱厚了山乡的历史唱美了屋前的新荷 水湄边茶子花淡淡的幽香弥漫书页,暴风骤雨里汹涌着巨变的岁月蹉跎 潺潺的流水垂钓出丰收的金鲤,时光的涟漪汇成文字的不朽江河
元宝屯的风波清溪乡的水色,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故事盛满千万皮箩 奔流的铁水在山那面人家的火塘里酝酿,土地乡亲缠绵的心音厚重得火车来拖 爱的旋律在清风明月中手舞足蹈,厚实的足迹踏遍平原泽国沟壑山坡
文弱书生如溪巨笔勇担道义,激水三千唱响四海不逊干戈 一座青砖燕子瓦的平凡农家小院,把一抹黎明牵动你我心跳如山般巍峨 虔诚的心透明得薄如蝉翼,来回激荡的山风飘香了池边伟岸青松一棵
注释:周立波(1908—1979)原名周绍仪,湖南益阳人。曾就读于湖南长沙省立一中,后在上海劳动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系读书。1932年9月在上海参加“左联”,年底,加入中国共产党,任《每周文学》编辑。抗战爆发后到晋察冀边区参战。40年参加延安整风,44年任《解放日报》副刊部副部长,46年调任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英文翻译。48年主编《文学战线》。翻译工作从30年代以后开始,翻译了捷克作家基希的报告文学《秘密的中国》和俄国作家普希金的《杜布罗夫斯基》。47—48年间写成长篇小说《暴风骤雨》,是周立波的代表作,获得斯大林文学奖。解放后周立波三次到石景山钢铁厂深入生活,写出较早反映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的长篇小说《铁水奔流》之后,回到湖南益阳农村安家落户10年,积累了丰富的素材,写出了许多反映农村新人面貌的短篇小说和散文,其中《盖满爹》、《禾场上》、《山那面人家》、《艾嫂子》等都是一些富有特色的篇什。1959年写成了《山乡巨变》。他开创了湖南文学的茶子花流派,与山西赵树理创立的山药蛋派,山东孙犁创立的荷花淀派一样,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 |